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汽车新闻 > 行业焦点 > 正文

变相捆绑销售巧立名目加价 4S店强制收费成行业潜规则

  前不久,北京的小张在家附近的4S店买了辆某高端品牌的新车,然而其购车费用中却有一笔不得不付的1.5万余元的汽车装饰费用,包括车窗贴膜、车脚垫等。除此之外,还有一笔3000元的汽车检验上牌费用也是强制收取的。据该4S店解释,这样的收费不是其独有的,北京其他4S店也一样。
  记者日前了解到,上述情况还不只是在北京,其他城市也存在类似现象。上海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近日披露了其对上海市4S店开展的抽样消费体察结果,实在不能让人满意。
  通过暗访70家经销商销售服务情况发现,各4S店汽车销售服务表里不一。一些4S店虽然表面上服务态度较好、流程规范,但是对于一些价外服务费用的收取及服务内容,则回答的比较含糊。打闷包现象普遍存在,如价格不透明、收费名目繁多、服务名不副实等,严重侵害了消费者的知情权、自主选择权和公平交易权。这些较普遍存在的现象引起消费者极大的不满。
  销售价格不透明。体察活动结果显示,根据活动反馈难发现,作为变通消费者是无法直接通过经销商报的裸车价来对比销售价格的。在调查的4S店中,能做到价格明示的(即厂家车辆指导价与销售价格相一致的)有10家,仅占此次调查的14.28%,有85.72%的经销商在指导价及实际售价间存在较大水分,造成消费者无法客观比较价格。
  调查中发现,绝大多数4S店在销售中价格完全不透明,只有到签合同的时候消费者才能搞清楚大概要花多少钱。
  变相额外收费。根据暗访,在实际询价的体验中发现,仅有11家4S店是不收取除保险费、购置税外的其他各类费用,其余59家经销商存在不同程度地加收费用的情况。在本次活动中发现,较多4S店存在变相的强制消费和捆绑销售的情况,这尤其明显地反映在汽车的高端品牌上。一些销售人员在与志愿者洽谈时就明确表示,如果不在4S店购买装潢的话,就不能享受车价的大幅优惠,这也就意味着消费者不买装潢就不享受车价优惠。而消费者为了享受车价优惠,就只能变相地被收取额外费用。
  调查还发现,消费者在经销商处购车时不能自主选择裸车购买,在购车时往往被动地被强制要求购买附加各类服务。卖车应该是销售的车子,当然也可以附带一些服务,但应该明示,在没有明示的情况下捆绑服务而且不让消费者进行选择,显然侵害了消费者的自主选择权。
  公平交易受侵害。此次活动发现,一些4S店存在侵害消费者公平交易权的情况,在车辆销售中巧立名目变相加价。在志愿者询价的环节中,消费者除支付车价、保险、购置税外,还被要求支付各种名目的价外收费,如上牌服务费、杂费、综合服务费、管理费、报备费、检测服务费等诸如此类的收费。
  当消费志愿者在询问有关项目收费时,销售人员直接或者较为含蓄的表明服务费包含的内容是PDI检测费、出库费、销售人员提成等。而在2014年时,上海市消保委、市价检局就PDI检测费已经约谈宝马汽车供应商及在沪经销商指出,PDI属经销商在商品交付前的应尽义务,不应以此为由向消费者收取费用。而实际的调查过程中,PDI检测费的收费名目由“PDI检测费”变为了“检测服务费”或“杂费”。
  另据了解,在大量4S店中,还有一项令人摸不着头脑的收费项目“报备费”。据4S店销售人员解释,如果消费者自行上牌,就必须交“报备费”,从而获得上牌所需材料的费用。可在约谈现场,这种说法被上海市消保委当面拆穿,包括奥迪、宝马等品牌的厂商很肯定地表示,从未提出过要收“报备费”。
  上海市消保委秘书长陶爱莲指出,从消费体察来看,低开高走、价外加价的情况普遍存在,“消费者怎么明明白白消费,知情权是前提,选择权和公平交易权是要充分保障的,这个保障是需要企业来做的,企业在提供商品和服务过程中,必须要主动告知商品和服务的真实信息,这是法定的、基本的义务。”陶爱莲指出,下一步消保委还会对行业做进一步跟踪,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前不久,北京的小张在家附近的4S店买了辆某高端品牌的新车,然而其购车费用中却有一笔不得不付的1.5万余元的汽车装饰费用,包括车窗贴膜、车脚垫等。除此之外,还有一笔3000元的汽车检验上牌费用也是强制收取的
评论

0/200

验证码: 点击换一张